一、品牌名称
学行立师
二、品牌简介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01年成立的“四川第一所新学”川南经纬学堂(1902年更名为川南师范学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恽代英担任川南师范校长期间成立了青年学习组织“学行励进会”。为了纪念恽代英校长及继承其“学行励进会”精神,师范学院党总支创建“学行立师”党建品牌,以知行合一求“进”,树师表,育师德,铸师魂,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师范人才。
三、品牌的理念与内涵
“学行立师”党建品牌传承恽代英校长创建“学行励进会”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通过知行合一的全方位思政育人举措,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传承先辈、教育报国”,以“四有好老师”为自我要求,以教育家精神为人生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实现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
四、品牌活动内容
(一)课程育人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应用,引领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上好“大思政课”。一是课程思政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底层、中层、高层三层共建。专业群课程思政覆盖率达100%。在底层公共课程模块中设置校史教育课程,介绍学校红色传统,引导感悟朱德、恽代英、吴玉章等先辈的红色革命精神,在中层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高层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有机融入中外教育家、教书育人楷模立德树人、甘于奉献的教育思想与先进事迹。二是系统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红心、师心、童心、匠心四心并育。以习近平“四有好老师”等论述为指引,结合师范专业特点,提炼出教育报国的红心、立德树人的师心、回归本真的童心、精益求精的匠心四大元素,紧密贴合专业课程,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党建与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合力,厚植情怀,培根铸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习先进事迹
(二)文化育人
充分利用学校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积极推进文化建党、文化育人。一是挖掘资源,形成校史红色精神谱系。梳理学校百年办学历程中的红色精神延续,整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研究学校121年持续不断师范教育办学历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教育先锋恽代英、萧楚女等人的教育思想,传承教育救国、献身革命的红色基因。二是凝练内核,形成新师范四种精神。传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凝练形成新时代“新师范”四种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立德树人、仁爱乐教的敬业精神,学无止境、与时俱进的求知精神。三是丰富载体,打造思政教育品牌活动。以四种精神引领师范学院文化建设,打造“树人讲坛”“杏坛来鸿”“沉浸式党课”“思政微讲”“红色话剧”等品牌活动,以文化熏陶、思想引导、典型带动等方式,培养“知传统、强精神、担使命、勇践行”的新时代教师品性。

树人讲坛校史红色教育

原创红色话剧《代英火种》
(三)网络育人
与时俱进,融思想引领于新媒体宣传,建设新时代舆论阵地。一是搜集素材,贴近学生,形成四大系列故事。把牢意识形态方向,落实“四史”教育,持续采集百年党史、百年校史中的先进人物事迹,打造“讲好四大系列故事”特色宣传内容,借“故”传道,高扬思想旗帜。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校史故事,传承文化底蕴;讲好教师故事,传递仁爱之心;讲好学生故事,传递榜样力量。二是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采用短视频、微博、H5海报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四大系列故事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内容,利用“荟萃师范”微信公众号、“师范那些事”微博与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学生回顾百年征程,体察时代巨变,激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灿若繁星”系列——讲好优秀毕业生故事
(四)服务育人
师范学院党总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服务社会使命,确立了“致力本土化乡村教师培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工作方针,实施“山水同心”扶助计划。一是教师培养推进扶智扶志。面向全省招收基层幼儿教师、“一村一幼”辅导员,面向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藏区彝区培养“9+3”幼教师资。面向原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叙永县与原省级贫困县合江县,实施“泸州市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千余名。面向甘孜州乡城县、巴塘县、泸定县开展“一村一幼”分级分类培训1700人·日,面向乌蒙山区保育员、育婴员、幼儿园园长等开展职业资格、教学技能、管理能力培训3000人·日,为缓解当地乡村师资紧缺矛盾、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作出重要贡献。二是社会实践助力宜居乡村。成立“春雨支教”“画意未来”等多支师生志愿队,利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机会,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教育、乡村环境美化、疫情防控协助、非遗文创宣传等志愿活动,年均参加学生1200余人次,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相关活动被中国高校之窗、中国网等媒体多次宣传推广。

赴泸定县开展“一帮一”幼教师资技能提升培训

开展泸州市乡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五、品牌建设的主要措施和保障措施
组织领导。成立由学院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总支副书记为副组长、党总支委员为成员的党建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学院重点建设任务,定期分析研究,有效推动建设。
教育考核。加强对党总支全体党员的教育考核,教育每一位党员围绕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提出自己的工作任务目标,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指导、服务和协调,并在年底扎实开展党员年度考核。
制度保障。认真落实《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师范学院党总支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师生制度实施的意见》《师范学院党总支关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等制度,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活化形式载体,推动党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六、品牌的实施过程
师范学院党总支2021上半年创建“学行励进·点亮师心”党建品牌,经过三年的建设,品牌内涵不断深化,根据建设需要,于2024上半年更名为“学行立师”党建品牌。党总支自启动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以来,连续3年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师范学院立项学校党建标杆院系,教工党支部立项学校样板党支部、教工党支部书记牵头立项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并于2023年底顺利通过验收;2022年,《创建“学行励进·点亮师心”党建品牌 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案例入选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创新案例;2023年,师范学院获评四川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及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
七、品牌取得的效果
通过党建品牌建设,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丰富了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师生,解决师生实际问题,提高了师生满意度;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群建设成绩显著。“学行励进·点亮师心”党建品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作为典型案例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宣传;近三年连续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与示范教学团队,形成课程思政集群发力、特色发展的良好格局;基于“思想培根、文化铸魂、能力筑基”的人才培养成果《教师教育专业群“三聚力四融通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方协同 纵向贯通:培养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幼小优秀师资》获2021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学前教育专业群入选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在省内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群中排名第一;2023年顺利通过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期验收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