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党建 >> 正文
非遗·匠心·铸魂——数字创意学院党总支党建品牌
作者:数字创意学院 日期: 2025-04-18 文章来源: 阅读数:

一、品牌名称

非遗·匠心·铸魂

二、品牌简介

“非遗·匠心·铸魂”党建品牌以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结合国家级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四川省非遗文化普及基地的资源优势,推行工坊式教学,试行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深入体验和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创新精神和忠诚于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品牌理念强调“非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匠心”作为精益求精的态度,“铸魂”作为立德树人的目标,共同构成了一个集文化传承、技艺创新、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品牌。

三、品牌的理念与内涵

品牌理念

“非遗·匠心·铸魂”党建品牌致力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融入现代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通过工坊式教学和现代学徒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培养具有深厚民族文化情感、创新精神及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青年。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基因。品牌以“非遗”为核心,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匠心:匠心精神代表着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品牌强调“匠心”精神,旨在引导学生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形成对技艺的敬畏之心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铸魂:铸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建品牌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信仰的新时代青年。

品牌内涵

文化传承:品牌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通过工坊式教学和现代学徒制,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传统技艺,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技艺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和发展,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理念,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品德教育:注重品德教育,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的新时代青年。

“非遗·匠心·铸魂”党建品牌是一个集文化传承、技艺创新、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品牌,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创新精神和坚定信念,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品牌活动内容

数字创意学院党总支以“非遗·匠心·铸魂”党建品牌建设为契机,全面实现党建工作质量和教书育人质量两促进、双提高。

主题日活动: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学校红色革命校史,定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主题党日,邀请革命后代讲述革命故事,组织师生参观革命遗址,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教育实践项目:设计并实施一系列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教育实践项目。如“非遗技艺体验营”,让学生亲手体验和学习传统手工艺,如油纸伞、蝴蝶画、陶艺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学校120年红色革命校史,开展“红色记忆”教育实践项目,组织学生研究党史、校史,制作党史、校史相关影片,增进师生对党史、校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党史讲座、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电影放映等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党史专家举办讲座,分享党史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同时,通过党史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研习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师生参与非遗文化和红色教育的研习交流活动。如举办“非遗文化论坛”,邀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开展“红色研学之旅”,组织学生前往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志愿服务活动:以党员师生为主体,结合专业优势,组建“非遗市集文化志愿服务队”“点聚星桥助残志愿服务队”“绎红迹红色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等场所,展示和传授非遗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师生深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社会贡献力量。

五、品牌建设的主要措施和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

由党总支书记牵头组建品牌建设工作小组,确保品牌建设工作的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小组内明确各成员职责,形成高效协作机制。

明确责任分工:根据品牌建设工作的具体需求,将任务细化到个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形成闭环管理。

定期召开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定期组织工作小组会议,汇报工作进展,分享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二)整合资源优势

利用国家级、省级平台资源: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展览展示等,为党建品牌提供更高层次的展示机会和更广泛的宣传渠道。

深化校社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品牌项目的推广和教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拓展社会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为党建品牌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具备非遗技艺和红色教育背景的优秀教师,为品牌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指导。

加强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品牌活动的教育质量。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表彰奖励、职称评定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四)完善制度保障

制定品牌建设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品牌活动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确保品牌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建立品牌活动管理制度:建立品牌活动的管理制度,包括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和标准,确保品牌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高效执行。

六、品牌的实施过程

品牌策划与建设:品牌创建之初,便明确了以“非遗”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以“匠心”为精益求精的态度,以“铸魂”为立德树人的目标的品牌理念。同时,结合国家级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四川省非遗文化普及基地的资源优势,制定详细的品牌实施计划。

主题党日与教育实践:品牌定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如“红色基因传承”主题党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听革命后代讲述革命故事,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教育实践项目,如“非遗技艺体验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程改革与育人创新:学院依托课程改革、平台搭建、实践项目,将非遗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探索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思路,构建“传承+创意”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走进非遗、感受非遗、传承非遗、创新非遗”递进式教学,探索出一条“思政为先、专业实践、协同创新、共育人才”的培养路径。使学生具备正向的价值认知、科学的知识结构、卓越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将课程作为行业的“生产室”,将课程作业直接转化为优质的非遗技艺传播作品。将“课程思政、作品思政、实践思政、项目思政、活动思政”作为重要标准纳入教师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更加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项目制引导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党员师生为主体,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学校红色文化,开展“绎红迹”志愿服务队活动,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创业与竞赛参与: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孵化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如开发非遗云展厅、技艺工坊研学先行者等。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四川省志愿服务大赛,以竞赛检验实践成果。

七、品牌取得的效果

(一)依托公益服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国家意识。数字创意学院通过带领学生深度参与非遗传播实践,引导青年学子更好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局,教育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实践,做到心系家国、志存高远,以专业所长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强化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1级学生党员杨智健获评“全国自强之星”。

深入认识社会,肩负使命担当。数字创意学院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及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倾听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同学们通过开展扎根中国大地的非遗调研、非遗技艺传播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强化成果辐射,推动区域文化共享

发挥专业特长,推动成果应用和传播。数字创意学院党总支鼓励党员师生以非遗为主题,以动画、短视频、平面作品等形式进行创作,产生良好传播效益和社会效益,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获评为泸州市品牌建设优秀单位。

探索融合传播渠道,扩大成果影响。学院汇聚多方资源、探索多种渠道,通过研讨会、传承人进校园、文化课程打造等方式,提升思政育人成果的传播力、影响力。建成艺术设计专业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广告设计》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微视频创作》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川省首批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建设课程《分水油纸伞传承与创新》、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创新作品表现技法——微视频创作》《文创产品设计》。

(三)转化创新性成果,构建品牌项目新业态

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匠心为引,以巧心为线,以恒心为基,建设数字非遗展示平台,孵化《行走非遗——云展厅+技艺工坊研学先行者》《活态非遗——“心记忆”到“新国潮”数字非遗工坊》等多个创新创业项目,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2022年“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建行杯”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青年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尽义务、作贡献、树典型,将志愿服务活动与产、学、研、创、育相结合,成功打造了“非遗进校园,知行结合传匠心”“非遗匠人沙龙”“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研习”“非遗衍生文化创意设计”四大校园品牌志愿项目;扎实推进“非遗进社区”转化为“非遗在社区”,深入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非遗+文旅”,探索发展“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的文旅新业态。荣获第九届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四川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第十届“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八、结语

随着“非遗·匠心·铸魂”党建品牌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们坚信,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的一次精彩展现。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们将持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党建与教育、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发展。

我们承诺,将不断优化品牌建设机制,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精准落地,每一个活动都能深入人心。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品牌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校社合作,拓展社会资源,为品牌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土壤。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将持续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内部培训,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能。在制度保障上,我们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品牌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深知,党建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自我革新和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将始终保持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及时吸纳时代发展的新元素,不断丰富和更新党建品牌的内容与形式。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非遗·匠心·铸魂”党建品牌将能够成为引领时代潮流、服务社会发展、培养时代新人的典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将以党建为魂,以文化为翼,共同书写新的篇章,为学校争创国家“双高”和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增光添彩。

九、附录

(一)师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技艺培训、社会实践活动

1.2021年3月,非遗进校园,知行结合传匠心,非遗文化宣传与保护志愿服务。

2.2021年3月,学院师生走进泸州市天立社区开展了以“非遗进社区·民俗文化共传承”的活动。

3.2022年5月,前往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传统油纸伞制作技艺传习所”“油纸伞博物馆”开展了“一把油纸伞,撑起非遗梦”志愿者非遗技艺培训活动。

4.2023年5月,前往金井湾社区、百子图社区和天立社区开展“雷锋精神我传承,非遗文化我弘扬”志愿服务活动。

5.2023年7月,数字创意学院“传承·治理·振兴”非遗市集文化志愿服务队的31名师生前往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开展了以“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团结之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6.2024年4月,学院举办“翰墨飘香,墨香四溢”非遗技艺体验活动,作品内容是对传统手艺的传承,更是对红色爱国精神的传承。

(二)师生党员参加学院举办的非遗传创活动、讲座

1.2022年4月,数字创意学院举办“互联网时代下非遗油纸伞的创新发展”讲座,邀请了国家级非遗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泸州市江阳区毕六福伞业有限公司第七代传承人毕原绅担任讲座主讲人。

2.2023年6月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数字创意学院、师范学院、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关工委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承办,四川省赤水河流域非遗普及基地、四川省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团队协办的《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讲座。

3.2024年5月,数字创意学院举办“五月花正红,非遗走校园”实践活动,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非遗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

(三)师生党员参加学院举办的党团知识竞赛、非遗文化设计竞赛

1.2021年9月,“文创话泸酒 研学助非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师生一行30人,参加了中国首届酒城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2.2021年12月,学院举办“红色铸魂 筑梦未来”党史主题设计大赛 礼赞建党百年。

3.2022年3月,数字创意学院古韵非遗协会举办“清明纸鸢,非遗随行” 风筝样式设计大赛;激发全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全体同学共创优良人文环境与和谐发展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