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文旅学院、师范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字创意学院、中国酒业学院共同承办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经验分享沙龙”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党委常委、副院长鲍学东,教务处人员,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参加。
教务处副处长刘永辉指出,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着眼全新改革,围绕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立足技能创新,自主确定参赛项目名称、自主设计参赛项目内容、自主选择参赛设备,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本次沙龙旨在更明晰地了解大赛和明确下一步教学内涵建设目标。

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卢玲提到,赛事提出的“三自主”传递出大赛由“统一命题”改为“开卷考试”,在突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产教融合做实做深是“五金”建设提质升级的发力点,才能更好地找出高职院校“高”在何处。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邱富军谈到,参赛队员按照岗位进行分工,充分考虑了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群,从参赛院校所选择项目不难看出,均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项目成果,突出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充分体现校企协同育人成效。

数字创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易琳表示,在参赛团队展示过程中反映出,各院校的专业紧跟行业发展更新速度快,专业技能聚焦行业前沿,跨领域技能融合凸显,各项目同时有机融入区域特色,充分体现项目的应用价值、文化属性等。

“教师在企业深度跟岗实践,以及分析岗位工作流程与工作任务是实践教学项目的来源渠道,比赛项目载体皆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真实工作任务。”指导教师代表卢薇和刘静分享了项目开发思路。她们表示,依托泸州建国饭店和泸州龙涧假日酒店两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日常教学项目与真岗实练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真实项目中提升技能水平,同时不断提升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


鲍学东围绕大赛升级带来的启示提出了未来四个方面要求:一是继续在典型生产性实践项目开发上下功夫。二是在深化项目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瞄准善做会讲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层面持之以恒做好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做实工学交替;在课程设计和实施层面上以产出导向为牵引,工程思维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学生中心能力本位。
